【人物简介】石雷山,江西九江人,博士,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特殊儿童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研究、校园欺凌与旁观者行为研究、集体效能研究等。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青年专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社科联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省教育科学项目等1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10篇、cssci论文12篇,省市获奖3项。指导学生在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2项。
初心萌动,师者之路
石教授的学术之路,始于一个朴素而坚定的梦想。1993年中师毕业后,他选择扎根农村,踏上农村小学的讲台,这一待就是4年。那段时光,虽然清贫却充满了温情与纯真,既让他深刻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也使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日后的学术生涯埋下了深厚的情感根基。
2001年,怀揣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毅然选择继续深造考研,并将目光锁定在了心理学这一既与教育紧密相连又充满挑战的学科上。“这个重大的选择,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育事业一番热忱的憧憬。”石教授表示。
作为硕士生导师,石教授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尤为注重学生学术素养的形成,给与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当年,在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的首位硕士研究生成功考取了心理学博士,并在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3篇ssci论文,1篇二级期刊论文。
对于本科生,石教授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通过《教育测量与统计》这门课程教学,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们在他指导下掌握了问卷编制、SPSS统计应用等实用技能,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学生表示:“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的学术之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育人为本,教育深耕
石教授多次走上行知讲坛,以生动的案例、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见解,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从“丽水市乡村侨乡儿童国家认同研究”,到“班主任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再到“社会资本对小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每一个主题都凝聚着他对乡村教育现状的关注和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许。石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美好未来。
他的身影,不仅时常出现在学术会议的讲台上,更活跃在乡村教育的田野间。“时间是最好的朋友,经历是最好的成长。”2018年暑假,石教授所带领的“守望希望·一路向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温州泰顺岭北乡开展了公益助学活动。在这15天的实践中,该团队不仅为小学生教授知识,更传递着爱与希望。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探索世界的奥秘。石教授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教育的真谛,他们相信每一颗心都值得被守望,每一份希望都值得被点亮。
2022年12月,石教授主持开展了莲都小学实习点教育实习总结大会。会上,他对实习生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托了厚望:“希望同学们积极夯实自己的基础,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 石教授的话语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更是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热爱与执着的追求,他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成长为引领知识航船的舵手。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回忆起自己的学术生涯,石教授谈到“开门红”很重要。硕士毕业后,他将自己的硕士论文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与《外国教育研究》上,并获得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的全文转摘。这一成就不仅赢得了学术界的认可,更为他的学术生涯注入了无限的信心和动力。
“十年磨一剑,只要坚持必有收获。”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石教授始终秉持着专注与坚持的信念。他表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围绕“学校适应”这一主题,他先后完成了《班级集体效能感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发展轨迹的影响研究》《社会资本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追踪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追踪研究》等3项课题,以及博士论文《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校适应发展趋势的关系》。
2023年立项的国家社科项目“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学校适应的促进机制研究”,则又是将他长期关注的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石教授以心为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风范与师者情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为心理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他是一位传道授业的师者,更是一位科研路上坚定不移的探索者。
【记者手札】石教授对学术的执着与热爱,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滋养了他的研究生涯。对学生的悉心培养,对研究的深度挖掘,透露出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人文关怀。石教授的故事,是对“十年磨一剑”最生动的诠释,也将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学术与教育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