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周攀,浙江遂昌人,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工作8年,工程师、实验师,丽水公路“十三五”优秀工程师,先后在丽水城投和我校相关岗位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土木专业教科研工作,负责或参与市重点重大工程项目多项,主持或参与省、市各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篇、参编地方标准2项,授权专利3项、软著4项。
周攀老师的名字结构中便带有“土木”二字,或许冥冥之中自有指引,躬身入局也绝非偶然。“土木”二字给了他事业的坚守,然既来之,则心安之,行笃之,土木也诚不亏待于他。多年的专业学习和行业实践,让他学会了作为一个土木工程师该如何运用灵活的思维和行动应对不同的情境和挑战,周老师清楚这是土木带给他的独特优势。而随着感悟不断变化的加深,对于“土木人”的理解也慢慢成为了他信奉和坚持的人生信条,便是要如土地一样,扎实宽厚、不拘小节、包容一切,也要像树木一样,抓取养分、积极向上、冒绿破新。
胆大心细,做一个“靠谱”的梦想实现家
“土木工程师是什么?”在周老师的答案中,土木工程师是心细胆大的梦想实现家。人们总是把土木工程跟建筑混为一谈,但其实不然。建筑师重在告诉我们“建什么,建成怎样”,土木工程师则是思考“能不能建,怎样建出来”,要把天马星空的想法变为现实,而这就需要土木工程师具备胆大心细的品质。
周老师此前工作过的丽水城投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中山街的改造。原来的中山街建设年代久远,道路破旧狭窄、雨污混排乱排,天上各类电线如蜘蛛网般的缠成一团,市民改造意愿强烈。
然而,作为丽水最为重要的老商业街,中山街交通位置重要,两侧的住户、商户、各类单位鳞次栉比,改造工作情况复杂、牵涉面广、难度极大。面对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包括周老师在内的丽水城投土木工程师们迎难而上,大到摸排调研现状、制定设计方案、组织现场施工,小到哪怕是一处水管、一个接口、一根电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最为细致完善、不容有错,只有这样才能将老街改的更宽、更美,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真正确保全市上下“老街新颜、重焕活力”的梦想能顺利实现。
道路主体完工后不久,恰逢丽水举办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作为全世界和全国各地外出丽水人记忆与乡愁的重要组成,中山街如期迎来了重要迎宾任务。
周老师认为,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发生在一线、情况复杂多变,往往面临各种非常问题,而这时候就需要审时度势、大胆果断、破除常规,勇于拿出非常手段。
综合全面,做一个“能下能上”的吃亏人
“我觉得,土木工程这个行业最需要‘能下能上’,综合素质全面的人。”周老师如是说。在一个项目中,作为土木工程师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工作性质不一,受到的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这时候,就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们打好交道,这样才能在工地上有话语权。
“能下,指的是下到工地,能够与工地上的所有建筑工人们相处融洽;能上,是有上的了台面的能力,要有拿得出手的专业水平。”这是周老师给出的对“能下能上”的定义。在这样一个岗位上,要能顶住烈日骄阳,在工地上吃苦耐劳;也要以才服人,抓住机遇展示自己。这个岗位不需要藏拙,有能力是最好的表现。
跃迁之时,当有智慧之策;攻坚之际,最需磅礴之力。周老师也一直告诉他的学生,在工作上要学会“吃亏”。当然,这种“吃亏”只是在工作上的,不是在人格上的。
“我觉得‘吃亏’是一件蛮好的事情,‘吃亏’真的是福,年轻人要愿意‘吃亏’、学会‘吃亏’,‘吃亏’的福会在你觉察不到的地方反馈给你。”周老师表示,年轻人需要历练,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需要奋斗,需要多做点事来提升自己,需要多承担一些工作和任务,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机遇。
拾阶而上,做一个“有方向”的明白人
“人生可能会体会到好几个阶段,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开始思考自己想干什么,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我现在大概就是处在这个阶段。”周老师和其他人一样,也会为前路感到迷茫,感到不知所措。
毕竟,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丽水学院任教,开始迎接新岗位的考验。“相比以前,现在有更多时间来思考如何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自由,没有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指导,周老师也曾感到无所适从,但他终究渐渐找回了状态。“我想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想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愿意去做的方向,深入去钻研。倘若一时没有,那希望内心是安然美好的,能够全力做好眼前和当下……”这是周老师对自己的期待,如木像土,拾阶而上,走在清风旁。
不骄不躁,他一步一个脚印,找寻着自己的节奏向上攀登着,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也许我走得很慢,但我没有后退。”周老师坦然,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态度,他温柔而坚定地,朝着理想走去。
记者手札:奋于笃行,臻于至善。周攀老师始终牢记初心,沉淀着日复一日的努力,磨练超越胜负的心态,用扎实进步支撑自己的梦想。脚下有根,胸中有志,眼里有光,望人生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