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砥砺奋进绘蓝图,继往开来谋新篇。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实践,谱写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华美乐章。为迎接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五年成就”专题栏目,集中展示我校五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鼓舞和激扬全校师生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心同德扛起“高教强国”和“重要窗口”新使命。今天,“五年成就”推出人才培养专题报道:《坚持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聚焦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秉持“明德笃行”校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内涵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五年来,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入选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被瑞典政府列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范例。如今,学校拥有7个省一流专业,2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2个专业在省内实现了一段线招生,2个项目入选浙江省2019—2020年度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同时,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稳步提升。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把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环节,做好专业设置加减法,夯实专业建设基础。
五年来,我校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荣获“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称号,两个项目入围浙江省“‘十三五’师范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并完成校内结题验收工作;新增专业6个,调整改造并停招了一批专业后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7个;新增1个省级优势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小学教育等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专业被列为2019年丽水市重点专业。同时,学校还遴选了11个“山区+”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6个“产教融合”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进行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制定了《丽水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后,持续不断进行整改,于2019年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回访工作。
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开设了本科创新实验班;为解决校内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问题,学校出台了《丽水学院关于促进复合型专业发展实施办法》,为今后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提供了借鉴。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校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工作,完成了1个校级卓越工程师的结题验收工作,另3个校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建设中。
学校全面开展教学改革推进活动,加强教学改革示范引领机制。2017年开始,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推进活动”,在全校范围营造了良好的教改氛围,提升了教学改革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五年来,学校共获立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6项、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8项,立项校级课堂教学改革类项目(含混合式教学等)160项;获2019年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示范课堂4门。其中,教师发表翻转课堂论文被SSCI/SCI双收录。
课程建设不断加强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实现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五年来,学校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按照“分类建设、层级递进、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思路,将达标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程质量建设的三个层级,不断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5年来共建设达标课程1900门,优质课程3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校本核心通识课程30门。初步形成了以达标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支撑、精品开放课程为引领的课程质量体系。学校于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校级特色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校级特色教材立项43部,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项目立项首批5部、第二批5部。
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全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的要求,构建起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三大模块”的“133”实践教学体系。体系将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活动系统设计建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序列,形成了实验、实习、实训、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开放有机的整体化实践教学闭环。
五年来,我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无论从管理的规范化还是学生的参与面以及获奖成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省级及以上A类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奖项数为7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比“十二五”期间的获奖项数(39项)增长了102.6%。五年间,学校承办了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五届浙江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创客大赛,并获得一等奖3项(其中1项得分第一)、二等奖3项,获奖数量与质量位居全省第一。
学校现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7个项目立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2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健全
学校积极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分别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出台了《丽水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实施办法》《丽水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丽水学院本科专业评估体系,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5月期间,对全校21个已有3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进行评估,同时向每个参评专业反馈了总体评价情况及改进建议,为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建立学评教指标体系,每学期开展学生网络评教工作,并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考核和评选奖励的重要依据。
学校建立了闭环式质量监控系统,于2016年10月出台《教学质量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此为依据启动了教育督导单机制,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教学检查、教学评估、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来源收集的各类教学质量信息,经督导评估科分析整理,由督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和督导,提出改进建议,跟踪改进过程与结果,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分析、流转、改进和反馈的闭环模式。
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主动适应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合理优化分专业招生计划,强化生源地建设和招生宣传,招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实施,我校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在2016年10月专门制定了“丽水学院落实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每年的招生计划100%完成,近三年新生报到率均高于97%,生源质量稳步提高,高分考生不断增多。2017年至2019年,我校录取高于一段线(相当于以往的重点线)的本科新生分别有6人、35人、21人;录取高于二段线的高职新生,分别占普通类录取总数的91.73%、100%、100%。本科普通类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呈逐年提高态势。从各专业录取最低分超过二段线的“超分”情况来看,从2017年到2019年,各专业平均超分分别为69.93分、74.06分、73.26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去五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成就证明,党委的领导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胜法宝、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灯塔指引。未来五年,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使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弘扬“乐山乐水,至善至美”校风、“乐教至真”教风和“乐学至远”学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两山”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快建设服务和助推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