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风采】张燕:潜心植保科研,助力乡村发展

作者:融媒体中心 肖思莹 黄长强创建部门: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11-05浏览次数:1196


【人物简介】张燕,女,农学博士,副教授。本、硕、博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博士后,美国普渡大学植物与植物病理系访问学者。现任生态学院纪委委员、园林园艺系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浙江农林大学园艺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曾兼任Plant Physiology、Plant cell reports、Plant Stress、Biocell等期刊特邀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指导学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指导 “智慧型泛耕种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学与成果转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团队;分获丽水市“优秀共产党员”、学校“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发言。

注重因材施教,科研教学相益彰

对没有航向的船来讲,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对即将涉足科研领域的学生,张老师建议需明晰目标,继而进行学习规划依据不同学生规划给出相应的指导。对有意攻读硕士博士继续深造的同学,张老师引导他们在本科或硕士阶段把目标设定得更高些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及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新的实验过程中,手把手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精细化讲解原理与步骤,要求每位学生将每个实验操作都做到尽可能完美,鼓励他们以第一或合作者发表SCI文章。近三年,已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育人成效显著。

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间寻得平衡,张老师认为科研与教学并无冲突。科研领域中的投入及提升,能够在课堂上予以投射。”她表示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内容、感受每一个细胞内分子之间发生的故事,领略生命的奇妙,更能增进学生们对于专业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她还表示,在实践教学中,科研工作建立的全新体系能为生的生命科学竞赛水平、毕业论文撰写的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为了能够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育和科研之中,张老师常常工作至深夜,在节假日也能在实验室中看到她的身影,她表示,科研与教学相得益彰,在育人中才能更好因材施教


 

潜心植保科研,坚韧探索不言弃

张老师始终铭记导师的教诲:“‘Research一词中的Re-意味着重复与不断,search则代表着搜寻与探索。看来,科学研究本质上就是一场不断试错、持续探索的旅程。她深知,失败不过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浙江大学博士后工作期间,院士导师关于准备充分提升实验成功率的指点,成为了她科研生涯的座右铭指导学生的核心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多年的求学和科研生涯,张老师聚焦植物的抗病机制及应对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在植物细胞的微观世界里,她见证了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与DNA的精密结合这些瞬间虽然肉眼不可见,却构成了生命最绚烂的景象,让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宝贵。”这其中持续七年的坚持,对番茄SlCHIP增强高温抗性机制不断深入的研究,最终换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获立。

如今依旧怀揣对科研热爱对未知探索的她,坚信只有不断挑战与超越自我,能在科研道路上稳健前行,走得更远。

 


深耕植物基因,助推可持续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时刻面临着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双重挑战。灰霉病菌如暗影般威胁着番茄等作物的健康;而农药的长期使用又似双刃剑,虽除病害却易引起抗药性且损害环境。加之全球变暖,高温频袭,作物生长与粮食安全备受考验。

张老师以科研为笔智慧为墨,绘就了一幅抗病抗逆的绿色画卷。她深耕基因领域,挖掘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关键基因,解析其深层机制,相关成果在Autopha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StressPlant Cell ReportsCellsSCI期刊发表。

她对科研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的长期应用前景充满信心:“这些成果不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更将推动农业生产中多品种布局与轮作,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张燕老师有浓郁的科研和教育情怀,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和农业科研发展中。她的科研探索精神,如同璀璨的光芒,指引学生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前行,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记者手札】她潜心农业科研传道业解惑是科研新星的护航人,更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引路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期待能够培养出更多明日科研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