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苏文,商学院金融16班学生,现已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录取为2020届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二等奖、亚太地区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连续三年浙江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赛区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一等奖、农信杯浙江省乡村振兴竞赛银奖、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二等奖等十几项重量级奖项。
“我从没想过放弃”
苏文来自于浙江丽水,高中就读于杭州的一所重点中学,一本率高达90%。当年高考时发挥失利的他成为了班上唯一一个二本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苏文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定下目标:考研。苏文说,将北大设为自己的考研目标,除了不甘心的因素外,自己还不满于现状,虽然现在还只是学生,但应该考虑得更长远些,比如自己未来的事业,对家庭的责任等等。
大学四年,苏文一直坚持不懈地奔向目标。在备考阶段,他将智能手机换成了老人机,卸载掉了所有游戏,拒绝娱乐,把一门心思全都放在学习上。每天图书馆静心学习,早出晚归,已成为常态。在冲刺阶段,苏文每天学习时间超过14个小时。不管考研之路多么艰难,他都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他说:“有想过自己的进度会不会太慢,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当然,考研的节奏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冲刺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和过度紧张的状态曾让他的身体产生了不适,他提醒将要考研的学弟学妹,“大家宁可前期累一点,不要后期因为身体状态影响到考场上的发挥。”
“成功=选择+天赋+努力+方法+ε”
谈到考研经验,苏文认为可以用一个线性模型表示:“成功=选择+天赋+努力+方法+ε”。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则决定下限,方法促使努力更高效,努力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又使得扰动项ε的方差减小,‘选择’只有和其他项都相匹配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天赋是天生的,努力靠学习毅力,方法可以习得,唯独“选择”这一项,你在一念之间便可以决定。”
苏文告诉我们,“选择”十分重要,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有可能上岸。但选择并不好做,目标太高很难成功,目标太低又让人遗憾。对于考研的学弟学妹来说,苏文建议,要认清自己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苏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期阶段,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花费的时间并不长;在中期阶段,进行有规划性的复习,每天花费六到八个小时巩固知识,强化基础;到了备考后期。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冲刺。
苏文分享了实操经验:对于英语,背单词是不二法则,英语的学习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复习的时间跨度可以很长,但是每天要花费的时间是不多的,别想着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积累。对于政治,明确对党的忠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深悟透。对于数学,应该分三个阶段:基础、强化、冲刺,基础就是学习知识,强化则是运用知识,冲刺是补弱点短板。关于复试,他建议大家在准备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做到谦虚有礼貌。
“学习和比赛相得益彰”
“他很聪明,而且非常努力,在校期间一直刻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他身上的那股行动力让我非常佩服!”苏文的好友如是说。
在学院的四年来,苏文取得了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二等奖、亚太地区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连续三年浙江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赛区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一等奖、农信杯浙江省乡村振兴竞赛银奖、浙江省大学生证券投资竞赛二等奖等十几项重量级奖项。
苏文认为学习和比赛二者并不冲突,反而能相互促进。他认为自己考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三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积极备战,虽然最后竞赛以一分之差无缘一等奖有些遗憾,但却为他考研的专业学习节省了很多时间。他觉得多参加数学竞赛、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不仅能扩展知识面,还能提升专业技能;而像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这类对创意、文案要求比较高的竞赛则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写作能力。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大学这四年,他觉得自己奔向北大的这一路是一个“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的过程,虽然辛苦,好在有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鼓励,而他也练就了“七十二变”的神功。
“之后,想做的事情很多,想读博、想考CPA、想多发论文、想赚钱,我也开始了新的规划。”未来的路还很长,考上研究生只是他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苏文还在努力着,规划着美好的未来,为新的目标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