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两山”大讲堂第二十讲——“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举行。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受邀作了题为“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开始之前,学校为朱启臻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
讲座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从乡村生产价值与产业兴旺、乡村的生态价值与生态宜居、乡村文化价值与乡风文明、乡村教化价值与治理有效四方面展开。
朱启臻指出,乡村生产价值与产业兴旺包括乡村的农业生产、乡村的庭院经济、农村手工艺生产、乡村加工业、乡村服务业等,村落和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村落发展的第一要义是要适合生产,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实事求是符合农民生活,发展组织起来的农业和特色农业以及融合农业。
朱启臻结合自己对浙江安徽两地县市实地考察的调研经验,得出振兴农村手工艺生产是乡村产业兴旺过程中的重点。他解释到,手工艺生产包含范围广阔,就乡村加工业而言落实到乡村车间是非常好的方式。他表示,乡村也要发展乡村服务业,做到面向乡村以外发展,同时更应该注重服务业发展要方便生产、方便生活,没有村落就没有生产,没有村庄,产业兴旺就无从谈起。
就乡村与生态宜居的关系,他指出乡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模板,他解释生态文明不是绿化荒山,垃圾分类,文明表现为人的信仰,习惯,而乡村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尊重,顺应,利用自然的智慧,乡村里人们天人合一的理念,村落的有机循环,宽松的空间环境,低碳的生活方式都体现了生态价值。
在“乡村文化价值与乡风文明”部分,他谈到乡村是文化宝库,是文化的根,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他表示,要让优秀农业文化得以继承,传统美德得意保存发扬。但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乡村的文化价值,误解了乡村的文化建设。他认为,我们要认识到乡村有丰富的农业文化,同时应让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现乡村人民生活的乡村文化,建造一个有历史记忆的乡村。
最后他谈到乡村有巨大的教化价值和治理有效的方法,并说明乡村与城市具有很大不同,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乡村有独特的教化作用。让乡村从自治发展到法治,再到德治。同时,在乡村中存在着更为详尽的家训、家风及家规。在村落中,有着开放的农户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其社会形态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之中有着自己的村落舆论,从事着农业劳动,这些条件构成了乡村教化的条件。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让众人正确认识基于乡村价值的乡村振兴的几个重要问题,赢得在场掌声不断,广受师生好评。